公元221年,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,奪回被東吳奪去的戰略要地荊州,出兵攻打東吳。東吳的孫權派人求和,遭到劉備拒絕,為此,孫權任命年僅三十八歲的陸遜為大都督,率領五萬兵馬迎戰。
第二年初,劉備的軍隊水陸并進,直抵夷陵,并在長江南岸設置了幾十處兵營,聲勢十分浩大。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,又占據了有利地形,便堅守陣地,拒不出兵交戰。
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被蜀軍包圍,要求陸遜增援,陸遜不肯出兵,并對眾將說,夷道城池堅固,糧草充足,等我的計謀實現,那里自然會解圍的。
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,又不援救夷道,以為他膽小怕戰,都很氣憤,眾將領中有的是老將,有的是孫權的親戚,他們不愿聽從陸遜的指揮。
于是,陸遜召集眾將議事,他手按寶劍說:劉備天下知名,連曹操都畏懼他,現在他帶兵來攻,是我們的勁敵,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,同心協力,共同消滅來犯敵人,上報國恩。我雖然是個書生,但主上讓我擔任大都督統率軍隊,我當恪盡職守,吳主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,是因為我還有可取之處,能夠忍受委屈,負擔重任的緣故。軍令如山,違者要按軍法從事,大家切勿違抗。
陸遜這一席話,把眾將領都鎮住了,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。
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,時間長達七八個月,直到蜀軍疲憊不堪,他才利用順風放火之計,終于取得最后的勝利。
溫馨感悟: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,總是有起伏,有高低潮。遭遇曲折之時,應該平靜地接受這種現狀,冷靜地等待,等待時機到來,這樣才能顯出一個真正英雄的長遠眼光、全局觀念和寬闊胸懷。
(所屬欄目:< 職場 >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