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臨近鄉村的小路邊,一條清澈的山泉蜿蜒而過,來往的行人每逢口渴,就會蹲在泉眼邊喝水。
為了方便過路人在泉眼里舀水喝,有人放了一只半邊碗在泉邊。
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個月后,一位畫家感慨這只半邊碗與景色宜人的山泉不相配,便自己掏錢買了一只精美的瓷碗放在泉邊,把半邊碗扔掉了。
過去由于那半邊碗其貌不揚,行人喝完了水就會把它又放在泉邊,從來也沒動過什么其他念頭,可是自從這只漂亮的瓷碗出現后,許多人便開始注意上了。
終于有一天,一獨行老頭喝夠了水后把碗裝進了行囊便一去不返。
這下來來往往的人們只能像連那半邊碗也沒有的時候一樣,用手捧水喝,或者摘片泉邊樹上的樹葉折成碗狀舀水喝了,所以人人都感覺甚為不便。
沒辦法,畫家只好又掏錢買了一只好瓷碗放在泉邊。
但和上次一樣,沒過幾天這只瓷碗就不翼而飛了。
畫家生氣了,決定再也不花錢做這種無用功了,他從家里拿出一只舊碗,一摔兩下,把其中的一半放在了泉邊。
說來也怪,自從這只半邊碗放上以后,來往的行人喝夠了水后都規規矩矩地把它放回去,就這樣,這只半邊碗一直用到現在。
想來想去畫家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:半邊碗除了在山泉邊能用,在其他地方是沒有什么用處的,所以誰都不會打它的主意。而漂亮的瓷碗呢?放在哪里都能產生價值派上用場,所以貪小便宜的人自然會想方設法地把它弄到手。
溫馨感悟:在山泉路邊這種地方,放半只碗反倒比一只碗更實用。
(所屬欄目:< 寓言 > )